长江江苏段是江苏省生态安全关键屏障、水生生物重要洄游通道、珍稀濒危物种关键栖息地。建设高水平长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是落实长江沿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筑牢长江下游生态屏障、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日,江苏长江(湿地)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推进会在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成功举办。自2023年生态环境部开展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遴选工作以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监测站点建设和申报,分管厅领导明确提出建设长江干流江苏段国家级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的要求。在多方合力共同推动下,该项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
8月5日日间盘,国内商品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其中硅铁主力合约领涨。
走在前列
争先填补监测站布设“无人区”
江苏长江(湿地)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是江苏省内唯一的长江下游生态质量监测站,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牵头,南京、扬州、泰州3家驻市环境监测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地方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和龙袍湿地管理中心共计9家单位联合申报。该站采用“3+N”监测模式,即设立南京站、泰州站、扬州站3个综合观测站,内含4个固定监测样地,58条固定监测样线、1个鱼类声呐观测区和56个固定监测样点。各站合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配备多种类监测设备,分别布设野外固定监测样地开展生物环境动态监测、选取监测断面进行生态环境长期监测。
交流互鉴
共同提升监测站申报“软实力”
本次会议邀请了暨南大学胡韧副教授一行进行指导。会上,大家共同听取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曹铭昌关于监测站总体情况的详细汇报。截至目前,监测站已开展长江水生生物调查,研究长江江豚分布,在长江南京段和泰州靖江段发现了稳定的长江江豚族群;开展了重要岸线洲岛湿地调查,发现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白头鹤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省生态环境厅监测处副处长王春对监测站申报工作给予肯定。专家组围绕建站工作详细了解并给出积极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建站工作夯实基础、明确方向。
实地踏勘
争先填补监测站布设“无人区”
与会人员先后前往3个分站实地了解监测站的区位选择、用房布置、设备购置以及仪器运行、人员配比等情况。3座生态监测站藏匿于长江生态画卷中,站房内实验室、监控室、储存室等各类功能用房要素齐全、已具规模;实验室内长焦相机套组、显微镜、无人机、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测定仪等监测设备整齐完备;站点外江豚戏水、白鹭翔集,滚滚长江奔流不息,青青芦苇随风摇曳。专家组对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和申报单位所做的努力表示肯定,对监测站进一步优化配置、提升效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建设江苏长江(湿地)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聚焦长江干流与岸线洲岛湿地生态观测,将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支撑服务生态质量监督管理,为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维系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对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将充分发挥站点优势,持续开展生物生态常态化监测,为区域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丰富观测积累、提供详实参考,以高水平监测守护一江碧水,共促长江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李海慧在线实盘专业网
长江监测站生态江苏岸线洲岛发布于:江苏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